關閉
0
0 件商品
總計NT$ 0
前往結帳
會員登入
驗證碼
忘記密碼?
建立專屬帳號

香醮緣起

描述
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「土城仔香」由王爺、媽祖信仰發展而出,俗稱【鹿耳門媽香 五府千歲醮】,具歷史意義與地方特色,近年台南市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五十九條登錄為「台南市市定民俗」,原本土城並未成香,而是參加西港仔慶安宮的「西港仔香醮」,從西元1856年〈清咸豐6年〉起歲次丙辰,開始出巡整個西港仔堡。慶安宮每三年一科的香醮 ,前來古廟(現聖母廟古廟遺址處)謁祖請水,直到同治年間,廟殿為洪水沖毀後,除於廟址所在地鹿耳門溪請水外,又來土城仔爐主處進香、請火。民國四十七年﹙一九五八﹚戊戌科醮,慶安宮執事別請朝天宮「北港媽」為主醮,仍依往例前來土城謁祖進香,恭請聖駕。當時鹿耳門媽旨示不允前往,然信眾誤解其意,強行抬舉出巡大媽聖駕前去。
俟第三天達境收香案返慶安宮後,鹿耳門媽不肯入駕王府;經西港五大老跪請,聖母顯靈起駕,直衝入王府橫掃後,連夜返駕土城。事後,土城信眾知悉聖母大鬧原因,甚不諒解,仍停止與西港慶安宮的往來,爾後土城仔自行啟建「土城仔香」。從1856至1934年長達27科。1961〈民國五十〉年歲次辛丑,聖母廟凝聚青草崙「蜈蚣陣」、郭岑寮「金獅陣」、虎尾寮「宋江陣」、蚵寮角「白鶴陣」、砂崙腳「八家將」、中洲角「牛犁陣」與鄭仔寮、土城角、港仔西、下什份塭、溪埔仔之地方文武陣頭及曾文溪下游兩岸信眾力量啟建香醮,嗣後每逢丑、辰、未、戍年農曆三月,三年一科的「鹿耳門媽香,五府千歲醮」於焉形成,是謂「土城仔香醮」。
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戊戌科禳災祈安香醮三年一科於當年農曆3月擇日起鼓入醮,三天出巡遶境,遶境範圍包含七股區、安南區、土城本境逾百餘公里,參與香陣單位多達百餘轎陣,每天參與人數近萬,媽祖由廟啟程遶境時會由主委上香祈福並掌轎前行,虔誠信眾人手一炷香,手持小掃帚掃香路,為媽祖神轎開路,沿途鑼鼓喧天,盛況空前,「土城香」一連舉行三天,香陣綿延數公里,十分熱鬧。
土城仔香醮三天遶境時,如果有遇見百足真人(蜈蚣陣)捆廟,不仿稍待一下(通常蜈蚣陣在捆廟後會停駐一些時間),一定要鑽一下蜈蚣脚間,習俗「躦蜈蚣腳」可以解厄運、帶來吉祥如意,此外砂崙脚八家將也有收驚.解厄的儀式,全台僅有兩陣的白鶴陣,武藝精湛的宋江陣、金獅陣、等精彩熱鬧的百餘陣頭,都將在土城仔香與您相見,科醮期間可辦理拜斗登記,拜斗可使元辰光彩、家庭圓滿和諧,喜慶臨門,壽元綿長,財源廣進,姻緣美滿,身體康泰, 祈求南北斗星君,賜福延生,本命元辰光彩。並可恭請神尊入醮場登記。參與神尊鑑醮,聽經聞法,可增添神的威靈,使神威顯赫,閤境平安,善信康健,同享醮祭舉行而得的福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