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自古開始就崇敬「天」,最晚從商朝開始,就有「祭天」,
「天」又稱「上帝」、「皇天上帝」,
逐漸演變為「玉皇上帝」、「玉皇大帝」。
傳統民間信仰,玉皇大帝俗稱「天」、「天公」、「上天」、「老天爺」、「天公祖」等,
是神界皇帝、天庭元首、萬神之王,
在道教神系中是天界地位最高的神之一,
地位僅次於三清,為三清所化生出之先天尊神。
據《高上玉皇本行集經》記載,久遠以前有個名為「光嚴妙樂」的國家,
國王名為淨德,王后名為寶月光。淨德王與王后年老無子,於是令道士舉行祈禱達半年之久,後王后夢太上道君與其他神仙抱一嬰兒賜予。
夢醒後而有孕,懷胎一年,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生於王宮。
太子生性仁慈聰敏並樂於布施,受到全國的愛戴。繼承王位不久後,太子捨國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、施藥、講經,經過三千兩百劫始證金仙,號「清淨自然覺王如來」,又經過億劫,始成為玉皇大帝。
「玉皇大帝」誕辰為正月初九,文獻記載可溯自南宋吳自牧《夢粱錄》:「正月初九日為玉皇上帝誕,杭城中行香諸富室,咸就承天觀閣上建會。」
明代王逵《蠡海集》記載:「神明降誕,以義起者也。玉帝生於正月初九日者,陽數始於一,而極於九,原始要終也。」意思是「一」是陽數之首,九是陽數之極,故被認為是玉皇上帝之生日。
許多廟宇設有「天公爐」,也是為了向天公致最高敬意,為儒家「敬天」、道教「崇天」的象徵,先敬天,後再敬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