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閉
0
0 件商品
總計NT$ 0
前往結帳
會員登入
驗證碼
忘記密碼?
建立專屬帳號

天上聖母

聖誕:農曆三月二十三日

介紹 聖母神尊
天上聖母在中國民間又稱為天后、媽祖、媽祖婆等,據載媽祖俗姓林名默娘,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人,
降世於宋建隆元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,出世彌月而不聞啼聲遂名「默娘」,默娘自幼聰穎,八歲從師,喜經禮佛不食腥葷,
十三歲拜玄通道人為師,深得秘法,十六歲窺井得符,神通廣大,時顯靈異救人,鄉里尊為「神姑」。
宋太宗四年農曆九月九日,媽祖渡海登湄峰遨遊直上天霄脫凡得道升天成聖。


 


【鹿耳門媽】
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奉祀的天上聖母,信徒尊稱曰『鹿耳門媽』一座三尊。三尊聖母神像其中鎮殿大媽與二媽之神尊為軟身媽祖,全身沒有一根釘子,是早期中國「榫接」木造工藝的極致藝術。鹿耳門媽的高度與真人相同,神像經藝術史家鑒定已有800年以上歷史,具藝術與宗教之意義。而鎮殿大媽髮髻後分開雙梳,中間有一下垂之梳束;聖顏慈霧,寶像莊嚴,信徒如虔敬瞻仰,聖母仿似微笑回視。其彬塑精美,容貌栩栩如生,世所罕見,僅此一尊。
【銅座三媽】
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文館三媽係由350年前鄭成功登台驅逐荷軍船艦上所奉祀之三尊媽祖神尊之一,為何稱為文館三媽?據記載當時鄭成功因媽祖顯靈助漲潮水以利船艦登台驅荷,為答謝神恩,便重建神廟並增設左右文武館並將隨艦奉祀之三尊媽祖移祀於此,文官所祭祀之媽祖,奉祀於文館,武官所祭祀之媽祖奉祀於武館,故有文、武館三媽之稱,那文館三媽為何又稱銅座三媽?原由是於清朝時期,當時因醫學不發達,居民生活貧困,醫療普遍靠神明旨藥,民眾為增強療效,便以文館三媽座椅底部削木為藥引,醫好不少疾病,久而久之,文館三媽的椅座便為掏空,為保護神明,廟方於文館三媽底座以銅鑄底,故文館三媽又有銅座三媽之稱。

【鹽雕媽祖】
臺鹽公司以代表純淨、吉祥的鹽,結合高科技雕塑藝術,恭塑全球首座「媽祖鹽雕」,捐贈給台南市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。
媽祖以大海守護神為民景仰,千年來信仰普及萬民,而鹽是大海恩賜的珍貴資源,臺鹽公司乃興起以純淨潔白、代表吉祥的鹽結合高科技雕塑藝術,恭塑全球首座媽祖鹽雕,以表達對天上聖母媽祖慈悲守護、濟世萬民的最高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