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仙尊王,簡稱水仙王,為海神之一。據《海上紀略》紀載:「水仙者,洋中之神。」,水仙尊王以貿易商人、船員、漁夫最為信奉。關於水仙尊王的奉祀,有單獨一尊(通常祀大禹),也有五尊并祀(大禹、伍員、屈原,再加上項羽、魯班或王勃、李白)。
✨「水仙尊王」✨,是中國海神。
早年民眾所稱的「水仙尊王」是指海神媽祖的五名從神,
但隨時代慢慢演變,
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開始有不同,
以善於治水的大禹為主,常與伍子胥、屈原等先賢合併供奉。
端午時節,常讓人遙思水仙尊王之一 :「屈原」的故事,
今天藉機來分享
⚜️正統鹿耳門聖母廟⚜️
奉祀✨水仙尊王✨的歷史
古鹿耳門聖母廟,位於古臺江內海北線尾嶼北邊之「鹿耳門沙洲」,
✅十二世紀末葉(南宋1127-1279),福建沿海的漁民,已來到臺灣西南沿海捕魚;
當時海神鹿耳門媽的神靈,隨著漁民的東來而駕臨鹿耳門沙洲。
✅十六世紀以後,北線尾、鹿耳門成為海商來來貿易的據點,
✅十七世紀初,如鄭芝龍、顏思齊等商人都有在西南沿海經商的記錄,
彼時,漁民在鹿耳門嶼築建草廟奉祀天上聖母,
✅草廟前殿祀水仙尊王、中殿祀天上聖母、後殿祀佛祖,是為「鹿耳門聖母廟」之創建。
多年後,延平郡王鄭成功欲驅逐荷人進取臺灣,
大軍抵達鹿耳門港道外,卻水淺不得進,鄭王焚香祈禱後,
改乘小船登陸鹿耳門沙洲,踏勘營地,
驀見草廟(鹿耳門聖母廟),爾後,潮水大漲三尺!
鄭軍戰艦因此渡過天險鹿耳門港道,殲滅荷方水陸兩軍,大獲全勝,
鄭成功感念鹿耳門媽顯靈庇佑,
重修草廟,並且增祀隨艦護軍之三尊聖母神像(文館媽、武館媽、開基媽)。
歷史,就是最精采的真實故事。
⚜️正統鹿耳門聖母廟⚜️的開基水仙尊王古神尊,
奉祀在五王殿龍邊「將軍府」的神龕前,
邀請十方善信大德前來⚜️正統鹿耳門聖母廟⚜️參香,祈求身心靈的平安!